圍紀實驗室
无编辑摘要
无编辑摘要
 
(未显示3个用户的6个中间版本)
第1行: 第1行:
[[2007年]][[9月17日]],[[環保署]]召開「[[環境影響評估]]審查委員會第155次會議」,台灣媒體記者依照慣例前往採訪。但是,環保署開放了會前15分鐘給記者們拍攝後,就把記者們全部趕到會場外。同樣被趕出來的《自由時報》醫療環保組外勤記者[[周富美]]<ref> [http://blog.udn.com/choufumei 周富美的部落格]</ref>意圖衝進會場內採訪,被環保署兩位工作人員阻擋而進不去。周富美在會場門口大聲抗議:「為什麼媒體不能聽?抗議環保戒嚴!資訊公開!」但是抗議無效。記者們被迫與開發業者一同待在旁聽室內。然後,環保署的一位工作人員把旁聽室與環評現場之間的布幕拉下,不讓旁聽室內任何人得知環評審查情形,直到散會。<ref>[http://www.peopo.org/innews/post/8019 台灣公共電視《獨立特派員》之〈小美離職記〉(上)],《[[PeoPo公民新聞平台]]》存檔</ref>
+
[[2007年]][[9月17日]],[[環保署]]召開「[[環境影響評估]]審查委員會第155次會議」,[[台灣媒體]][[記者]]依照慣例前往採訪。但是,環保署開放了會前15分鐘給記者們拍攝後,就把記者們全部趕到會場外。同樣被趕出來的《[[自由時報]]》醫療環保組外勤記者[[周富美]]<ref> [http://blog.udn.com/choufumei 周富美的部落格]</ref>意圖衝進會場內採訪,被環保署兩位工作人員阻擋而進不去。周富美在會場門口大聲抗議:「為什麼媒體不能聽?抗議環保戒嚴!資訊公開!」但是抗議無效。記者們被迫與開發業者一同待在旁聽室內。然後,環保署的一位工作人員把旁聽室與環評現場之間的布幕拉下,不讓旁聽室內任何人得知環評審查情形,直到散會。<ref>[http://www.peopo.org/innews/post/8019 台灣公共電視《獨立特派員》之〈小美離職記〉(上)],《[[PeoPo公民新聞平台]]》存檔</ref>
 
   
 
2007年[[9月19日]],環保署長[[陳重信]]致函《自由時報》與[[台灣新聞記者協會]]<ref>[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chelseylee&article_id=16795701 環保署致函台灣新聞記者協會(環署綜字第0960071493號)]</ref>,以周富美「妨礙公務」為由,要求《自由時報》「迅行處理」,而且不同意周富美再到環保署採訪。周富美成為台灣解嚴以來第一位遭到公部門點名禁止採訪的記者。[[9月25日]],《自由時報》以[[電話]]通知周富美,從該日開始,周富美被轉調內勤;周富美問「為什麼」,但是《自由時報》沒有給她理由,也沒有給她申訴的機會。[[9月26日]],周富美到《自由時報》總社,要求恢復記者之職,卻遭到拒絕;[[9月27日]],周富美以[[電子郵件]]遞出辭呈。[[10月8日]],周富美告知《自由時報》,她已經向[[台北市政府]]勞工局申請「勞資爭議調解」。[[10月9日]],周富美的主管口頭通知周富美,《自由時報》社長[[林鴻邦]]已經批准周富美辭職。《自由時報》在此一事件中的立場,因此遭到質疑。[[10月17日]],周富美以電子郵件致函[[國際記者聯盟]](IFJ) 與[[無疆界記者組織]](RSF),說明此事,質疑「台灣的新聞自由真的進步了嗎?」,並請國際記者聯盟與無疆界記者組織正視此事。<ref>黃慧敏 台北2007年10月17日電,[http://www.cna.com.tw/SearchNews/doDetail.aspx?id=200710170318 〈台灣新聞自由進步 新聞品質專業有待加強〉],中央通訊社,2007年10月17日</ref>
 
2007年[[9月19日]],環保署長[[陳重信]]致函《自由時報》與[[台灣新聞記者協會]]<ref>[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chelseylee&article_id=16795701 環保署致函台灣新聞記者協會(環署綜字第0960071493號)]</ref>,以周富美「妨礙公務」為由,要求《自由時報》「迅行處理」,而且不同意周富美再到環保署採訪。周富美成為台灣解嚴以來第一位遭到公部門點名禁止採訪的記者。[[9月25日]],《自由時報》以[[電話]]通知周富美,從該日開始,周富美被轉調內勤;周富美問「為什麼」,但是《自由時報》沒有給她理由,也沒有給她申訴的機會。[[9月26日]],周富美到《自由時報》總社,要求恢復記者之職,卻遭到拒絕;[[9月27日]],周富美以[[電子郵件]]遞出辭呈。[[10月8日]],周富美告知《自由時報》,她已經向[[台北市政府]]勞工局申請「勞資爭議調解」。[[10月9日]],周富美的主管口頭通知周富美,《自由時報》社長[[林鴻邦]]已經批准周富美辭職。《自由時報》在此一事件中的立場,因此遭到質疑。[[10月17日]],周富美以電子郵件致函[[國際記者聯盟]](IFJ) 與[[無疆界記者組織]](RSF),說明此事,質疑「台灣的新聞自由真的進步了嗎?」,並請國際記者聯盟與無疆界記者組織正視此事。<ref>黃慧敏 台北2007年10月17日電,[http://www.cna.com.tw/SearchNews/doDetail.aspx?id=200710170318 〈台灣新聞自由進步 新聞品質專業有待加強〉],中央通訊社,2007年10月17日</ref>
  +
  +
2007年[[10月26日]]13時30分,「反對環保署剝奪­新聞自由小組」在台北市政府大門舉辦記者會,公開呼籲《自由時報》公開說明自己不合理的片面行為。「反對環保署剝奪新聞自由小組」批評,《自由時報》在缺乏申訴管道與調查了解的情況下,片面調動自家記者,不但是屈從政府要求,也未善盡保障媒體專業與記者­採訪權。同日14時30分,《自由時報》與周富美在台北市政府勞工局進行第一次勞資爭議調解會議。<ref>反對環保署剝奪­新聞自由小組,[http://www.mediawatch.org.tw/modules/news/print.php?storyid=841 〈〔採訪通知〕反對《自由時報》片面調動,捍衛記者採訪權〉],《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全球資訊網》,2007年10月25日</ref><ref>反對環保署剝奪­新聞自由小組,[http://www.mediawatch.org.tw/civicmedia/?p=126 〈反對《自由時報》片面調動,捍衛記者採訪權〉],《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》,2007年10月26日</ref>
   
 
2007年[[12月12日]]上午9點10分,[[無疆界記者組織]](RSF)秘書長[[梅納德]](Robert Menard)拜訪台灣新聞記者協會。梅納德在會後做出四點結論,委請台灣新聞記者協會對外公開發布,其中第一點就與周富美所受到的待遇有關:「無疆界記者組織對於環保署發函給《自由時報》以及台灣新聞記者協會、拒絕記者周富美進入採訪的案子表示關切,並已委請無疆界記者組織駐台灣聯絡人,詳細了解此事件發生經過,並進行相關之會談以後,再決定採取並表達意見。」<ref>莫忘初,[http://www.coolloud.org.tw/node/12827 〈無疆界記者組織訪記協 關切台灣媒體採訪權〉],《[[苦勞網]]》,2007年12月12日</ref>
 
2007年[[12月12日]]上午9點10分,[[無疆界記者組織]](RSF)秘書長[[梅納德]](Robert Menard)拜訪台灣新聞記者協會。梅納德在會後做出四點結論,委請台灣新聞記者協會對外公開發布,其中第一點就與周富美所受到的待遇有關:「無疆界記者組織對於環保署發函給《自由時報》以及台灣新聞記者協會、拒絕記者周富美進入採訪的案子表示關切,並已委請無疆界記者組織駐台灣聯絡人,詳細了解此事件發生經過,並進行相關之會談以後,再決定採取並表達意見。」<ref>莫忘初,[http://www.coolloud.org.tw/node/12827 〈無疆界記者組織訪記協 關切台灣媒體採訪權〉],《[[苦勞網]]》,2007年12月12日</ref>
   
 
==批評==
 
==批評==
 
 
對此,環保署與《自由時報》都拒絕接受[[台灣公共電視]][[新聞雜誌]]節目《[[獨立特派員]]》的採訪。2007年10月28日,《獨立特派員》播出〈小美離職記〉專題,在電視上披露《自由時報》配合環保署打壓記者採訪權的行為。
 
對此,環保署與《自由時報》都拒絕接受[[台灣公共電視]][[新聞雜誌]]節目《[[獨立特派員]]》的採訪。2007年10月28日,《獨立特派員》播出〈小美離職記〉專題,在電視上披露《自由時報》配合環保署打壓記者採訪權的行為。
   
第14行: 第14行:
 
台灣新聞記者協會發給《自由時報》的「記協宜字第031號」公函批評:「此一調職,於環保署發文拒絕周員採訪後,貴社隨即調離該員採訪環保署路線工作,恐有予外界屈從壓力而犧牲記者工作權益之疑慮。」<ref>台灣新聞記者協會,[http://www.atj.org.tw/newscon1.asp?number=4060 〈記協發函予自由時報說明〉],《台灣新聞記者協會全球資訊網》存檔</ref>
 
台灣新聞記者協會發給《自由時報》的「記協宜字第031號」公函批評:「此一調職,於環保署發文拒絕周員採訪後,貴社隨即調離該員採訪環保署路線工作,恐有予外界屈從壓力而犧牲記者工作權益之疑慮。」<ref>台灣新聞記者協會,[http://www.atj.org.tw/newscon1.asp?number=4060 〈記協發函予自由時報說明〉],《台灣新聞記者協會全球資訊網》存檔</ref>
   
[[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]]董事長[[管中祥]]批評:「台灣媒體的自由,往往是媒體老闆的自由,從來不是新聞記者的自由。可是媒體老闆是不是真的有自由呢?其實是不一定的。當他與他的 利益有衝突或影響的時候(例如媒體常常會受到[[廣告主]]的影響,媒體可能常常要去承包[[政府]]或[[政黨]]的[[置入性行銷]]),他的自由本身就是受到限制的。」<ref>[http://www.peopo.org/innews/post/8020 台灣公共電視《獨立特派員》之〈小美離職記〉(下)],《PeoPo公民新聞平台》存檔</ref>他也批評,《自由時報》未與周富美討論溝通就逕自調動周富美的工作,明顯傷害了員工的工作自主權。<ref>胡慕情 台北報導,[http://www.mediawatch.org.tw/modules/news/article.php?storyid=819 〈官方干涉媒體 自由時報環保記者調職〉],2007年9月27日《[[台灣立報]]》</ref>
+
[[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]]董事長[[管中祥]]批評:「台灣媒體的自由,往往是媒體老闆的自由,從來不是新聞記者的自由。可是媒體老闆是不是真的有自由呢?其實是不一定的。當他與他的利益有衝突或影響的時候(例如媒體常常會受到[[廣告主]]的影響,媒體可能常常要去承包[[政府]]或[[政黨]]的[[置入性行銷]]),他的自由本身就是受到限制的。」<ref>[http://www.peopo.org/innews/post/8020 台灣公共電視《獨立特派員》之〈小美離職記〉(下)],《PeoPo公民新聞平台》存檔</ref>他也批評,《自由時報》未與周富美討論溝通就逕自調動周富美的工作,明顯傷害了員工的工作自主權。<ref>胡慕情 台北報導,[http://www.mediawatch.org.tw/modules/news/article.php?storyid=819 〈官方干涉媒體 自由時報環保記者調職〉],2007年9月27日《[[台灣立報]]》</ref>他也批評,環保署用公文要求媒體撤換記者,為新聞自由開了惡例;然而,《自由時報》屈從來自行政部門的壓力,把記者轉調內勤,更是做了最壞的示範。<ref>楊宗興 報導,[http://www.coolloud.org.tw/node/10365 〈自由v.s.周富美 資方支支吾吾,將二次調解〉],《苦勞網》,2007年10月27日</ref>
   
 
《獨立特派員》製作人[[吳東牧]]批評:「《自由時報》竟然屈從環保署無理的要求,將這位記者調離環保署採訪路線!……台灣的許多記者正面臨『選邊站』的抉擇:如果不想換個邊、和權勢共舞, 如果還想繼續站在政府和[[財團]]的對面,那可能就得選擇也站在媒體老闆的對面──因為老闆很可能早已選擇站在政商利益的這一邊。台灣社會如果不譴責這種情形,哪一天攤開報紙、打開電視機,我們也許就再也分不清所看到的,究竟是真實的報導,還是政商操控的置入性行銷;遑論要透過媒體得到公開透明的資訊,預防弊端。」<ref>吳東牧,[http://blog.roodo.com/benla/archives/4381841.html 〈公視獨立特派員:小美離職記〉],《Benla' Blog》(管中祥的部落格)存檔</ref>
 
《獨立特派員》製作人[[吳東牧]]批評:「《自由時報》竟然屈從環保署無理的要求,將這位記者調離環保署採訪路線!……台灣的許多記者正面臨『選邊站』的抉擇:如果不想換個邊、和權勢共舞, 如果還想繼續站在政府和[[財團]]的對面,那可能就得選擇也站在媒體老闆的對面──因為老闆很可能早已選擇站在政商利益的這一邊。台灣社會如果不譴責這種情形,哪一天攤開報紙、打開電視機,我們也許就再也分不清所看到的,究竟是真實的報導,還是政商操控的置入性行銷;遑論要透過媒體得到公開透明的資訊,預防弊端。」<ref>吳東牧,[http://blog.roodo.com/benla/archives/4381841.html 〈公視獨立特派員:小美離職記〉],《Benla' Blog》(管中祥的部落格)存檔</ref>
   
[[中央通訊社]]副總編輯[[莊豐嘉]]指出,過去都是記者與從業的媒體一起向政府要求新聞自由,行使媒體「第四權」;但是這起事件卻是政府機構與媒體聯合限制了記者的採訪權,這無疑是給台灣的新聞自由權狠狠一巴掌。<ref>黃慧敏 台北2007年10月17日電,[http://www.cna.com.tw/SearchNews/doDetail.aspx?id=200710110341 〈周富美事件 學者:政府媒體限制記者採訪權〉],中央通訊社,2007年10月11日</ref>
+
[[中央通訊社]]副總編輯[[莊豐嘉]]指出,過去都是記者與從業的媒體一起向政府要求新聞自由,行使媒體「第四權」;但是這起事件卻是政府機構與媒體聯合限制了記者的採訪權,這無疑是給台灣的新聞自由權狠狠一巴掌。<ref>黃慧敏 台北2007年10月11日電,[http://www.cna.com.tw/SearchNews/doDetail.aspx?id=200710110341 〈周富美事件 學者:政府媒體限制記者採訪權〉],中央通訊社,2007年10月11日</ref>
   
[[全國大眾傳播工會聯合會]]總幹事[[陳文賢]]說,此一事件讓很多媒體問題一併浮出檯面:政府方面不公開應公開的資訊,《自由時報》高層未調查就將記者調職,台灣新聞記者協會未在第一時間給予記者援助等;但最重要的是,媒體工作者的態度,對於政府的霸道行為,無法有共識,所以讓應有的權利默默消失;當媒體業者本身不團結,不能一起去爭取應該有的權利時,自然就會犧牲掉肯表達意見的人。<ref>黃慧敏 台北2007年10月17日電,[http://www.cna.com.tw/SearchNews/doDetail.aspx?id=200710110341 〈周富美事件 學者:政府媒體限制記者採訪權〉],中央通訊社,2007年10月11日</ref>
+
[[全國大眾傳播工會聯合會]]總幹事[[陳文賢]]說,此一事件讓很多媒體問題一併浮出檯面:政府方面不公開應公開的資訊,《自由時報》高層未調查就將記者調職,台灣新聞記者協會未在第一時間給予記者援助等;但最重要的是,媒體工作者的態度,對於政府的霸道行為,無法有共識,所以讓應有的權利默默消失;當媒體業者本身不團結,不能一起去爭取應該有的權利時,自然就會犧牲掉肯表達意見的人。<ref>黃慧敏 台北2007年10月11日電,[http://www.cna.com.tw/SearchNews/doDetail.aspx?id=200710110341 〈周富美事件 學者:政府媒體限制記者採訪權〉],中央通訊社,2007年10月11日</ref>
   
 
[[綠色消費者基金會]]董事長[[方儉]]批評:「《自由時報》長期以來是和執政黨([[民主進步黨]])同色系的;自家記者被修理,報紙隻字未提,令人懷念當年的《[[中央日報]]》。一個沒有牙齒維護自己報社和記者尊嚴的媒體,會有好下場嗎?」<ref>方儉,〈環保署大搞戒嚴〉,《[[蘋果日報 (台灣)]]》2007年9月24日A26版。</ref>
 
[[綠色消費者基金會]]董事長[[方儉]]批評:「《自由時報》長期以來是和執政黨([[民主進步黨]])同色系的;自家記者被修理,報紙隻字未提,令人懷念當年的《[[中央日報]]》。一個沒有牙齒維護自己報社和記者尊嚴的媒體,會有好下場嗎?」<ref>方儉,〈環保署大搞戒嚴〉,《[[蘋果日報 (台灣)]]》2007年9月24日A26版。</ref>

2009年7月29日 (三) 09:23的最新版本

2007年9月17日環保署召開「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第155次會議」,台灣媒體記者依照慣例前往採訪。但是,環保署開放了會前15分鐘給記者們拍攝後,就把記者們全部趕到會場外。同樣被趕出來的《自由時報》醫療環保組外勤記者周富美[1]意圖衝進會場內採訪,被環保署兩位工作人員阻擋而進不去。周富美在會場門口大聲抗議:「為什麼媒體不能聽?抗議環保戒嚴!資訊公開!」但是抗議無效。記者們被迫與開發業者一同待在旁聽室內。然後,環保署的一位工作人員把旁聽室與環評現場之間的布幕拉下,不讓旁聽室內任何人得知環評審查情形,直到散會。[2]

2007年9月19日,環保署長陳重信致函《自由時報》與台灣新聞記者協會[3],以周富美「妨礙公務」為由,要求《自由時報》「迅行處理」,而且不同意周富美再到環保署採訪。周富美成為台灣解嚴以來第一位遭到公部門點名禁止採訪的記者。9月25日,《自由時報》以電話通知周富美,從該日開始,周富美被轉調內勤;周富美問「為什麼」,但是《自由時報》沒有給她理由,也沒有給她申訴的機會。9月26日,周富美到《自由時報》總社,要求恢復記者之職,卻遭到拒絕;9月27日,周富美以電子郵件遞出辭呈。10月8日,周富美告知《自由時報》,她已經向台北市政府勞工局申請「勞資爭議調解」。10月9日,周富美的主管口頭通知周富美,《自由時報》社長林鴻邦已經批准周富美辭職。《自由時報》在此一事件中的立場,因此遭到質疑。10月17日,周富美以電子郵件致函國際記者聯盟(IFJ) 與無疆界記者組織(RSF),說明此事,質疑「台灣的新聞自由真的進步了嗎?」,並請國際記者聯盟與無疆界記者組織正視此事。[4]

2007年10月26日13時30分,「反對環保署剝奪­新聞自由小組」在台北市政府大門舉辦記者會,公開呼籲《自由時報》公開說明自己不合理的片面行為。「反對環保署剝奪新聞自由小組」批評,《自由時報》在缺乏申訴管道與調查了解的情況下,片面調動自家記者,不但是屈從政府要求,也未善盡保障媒體專業與記者­採訪權。同日14時30分,《自由時報》與周富美在台北市政府勞工局進行第一次勞資爭議調解會議。[5][6]

2007年12月12日上午9點10分,無疆界記者組織(RSF)秘書長梅納德(Robert Menard)拜訪台灣新聞記者協會。梅納德在會後做出四點結論,委請台灣新聞記者協會對外公開發布,其中第一點就與周富美所受到的待遇有關:「無疆界記者組織對於環保署發函給《自由時報》以及台灣新聞記者協會、拒絕記者周富美進入採訪的案子表示關切,並已委請無疆界記者組織駐台灣聯絡人,詳細了解此事件發生經過,並進行相關之會談以後,再決定採取並表達意見。」[7]

批評[ | ]

對此,環保署與《自由時報》都拒絕接受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雜誌節目《獨立特派員》的採訪。2007年10月28日,《獨立特派員》播出〈小美離職記〉專題,在電視上披露《自由時報》配合環保署打壓記者採訪權的行為。

周富美批評:「身為台灣第一大報的《自由》,非但沒有捍衛媒體第四權監督報導之社會公器角色,反而配合環保署之要求行事。」同時「對《自由》向環保署妥協表示沉痛哀悼之意」。[8]

台灣新聞記者協會發給《自由時報》的「記協宜字第031號」公函批評:「此一調職,於環保署發文拒絕周員採訪後,貴社隨即調離該員採訪環保署路線工作,恐有予外界屈從壓力而犧牲記者工作權益之疑慮。」[9]

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董事長管中祥批評:「台灣媒體的自由,往往是媒體老闆的自由,從來不是新聞記者的自由。可是媒體老闆是不是真的有自由呢?其實是不一定的。當他與他的利益有衝突或影響的時候(例如媒體常常會受到廣告主的影響,媒體可能常常要去承包政府政黨置入性行銷),他的自由本身就是受到限制的。」[10]他也批評,《自由時報》未與周富美討論、溝通,就逕自調動周富美的工作,明顯傷害了員工的工作自主權。[11]他也批評,環保署用公文要求媒體撤換記者,為新聞自由開了惡例;然而,《自由時報》屈從來自行政部門的壓力,把記者轉調內勤,更是做了最壞的示範。[12]

《獨立特派員》製作人吳東牧批評:「《自由時報》竟然屈從環保署無理的要求,將這位記者調離環保署採訪路線!……台灣的許多記者正面臨『選邊站』的抉擇:如果不想換個邊、和權勢共舞, 如果還想繼續站在政府和財團的對面,那可能就得選擇也站在媒體老闆的對面──因為老闆很可能早已選擇站在政商利益的這一邊。台灣社會如果不譴責這種情形,哪一天攤開報紙、打開電視機,我們也許就再也分不清所看到的,究竟是真實的報導,還是政商操控的置入性行銷;遑論要透過媒體得到公開透明的資訊,預防弊端。」[13]

中央通訊社副總編輯莊豐嘉指出,過去都是記者與從業的媒體一起向政府要求新聞自由,行使媒體「第四權」;但是這起事件卻是政府機構與媒體聯合限制了記者的採訪權,這無疑是給台灣的新聞自由權狠狠一巴掌。[14]

全國大眾傳播工會聯合會總幹事陳文賢說,此一事件讓很多媒體問題一併浮出檯面:政府方面不公開應公開的資訊,《自由時報》高層未調查就將記者調職,台灣新聞記者協會未在第一時間給予記者援助等;但最重要的是,媒體工作者的態度,對於政府的霸道行為,無法有共識,所以讓應有的權利默默消失;當媒體業者本身不團結,不能一起去爭取應該有的權利時,自然就會犧牲掉肯表達意見的人。[15]

綠色消費者基金會董事長方儉批評:「《自由時報》長期以來是和執政黨(民主進步黨)同色系的;自家記者被修理,報紙隻字未提,令人懷念當年的《中央日報》。一個沒有牙齒維護自己報社和記者尊嚴的媒體,會有好下場嗎?」[16]

資料來源[ | ]

  1. 周富美的部落格
  2. 台灣公共電視《獨立特派員》之〈小美離職記〉(上),《PeoPo公民新聞平台》存檔
  3. 環保署致函台灣新聞記者協會(環署綜字第0960071493號)
  4. 黃慧敏 台北2007年10月17日電,〈台灣新聞自由進步 新聞品質專業有待加強〉,中央通訊社,2007年10月17日
  5. 反對環保署剝奪­新聞自由小組,〈〔採訪通知〕反對《自由時報》片面調動,捍衛記者採訪權〉,《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全球資訊網》,2007年10月25日
  6. 反對環保署剝奪­新聞自由小組,〈反對《自由時報》片面調動,捍衛記者採訪權〉,《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》,2007年10月26日
  7. 莫忘初,〈無疆界記者組織訪記協 關切台灣媒體採訪權〉,《苦勞網》,2007年12月12日
  8. 周富美,〈悼《自由》向環保署妥協,處理不公今辭職〉,《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全球資訊網》存檔
  9. 台灣新聞記者協會,〈記協發函予自由時報說明〉,《台灣新聞記者協會全球資訊網》存檔
  10. 台灣公共電視《獨立特派員》之〈小美離職記〉(下),《PeoPo公民新聞平台》存檔
  11. 胡慕情 台北報導,〈官方干涉媒體 自由時報環保記者調職〉,2007年9月27日《台灣立報
  12. 楊宗興 報導,〈自由v.s.周富美 資方支支吾吾,將二次調解〉,《苦勞網》,2007年10月27日
  13. 吳東牧,〈公視獨立特派員:小美離職記〉,《Benla' Blog》(管中祥的部落格)存檔
  14. 黃慧敏 台北2007年10月11日電,〈周富美事件 學者:政府媒體限制記者採訪權〉,中央通訊社,2007年10月11日
  15. 黃慧敏 台北2007年10月11日電,〈周富美事件 學者:政府媒體限制記者採訪權〉,中央通訊社,2007年10月11日
  16. 方儉,〈環保署大搞戒嚴〉,《蘋果日報 (台灣)》2007年9月24日A26版。

外部連結[ | ]